耶穌往耶路撒冷去,並差遣門徒去尋找驢駒代步,耶穌蒙受眾人的擁戴與稱頌。法利賽人要耶穌責備門徒,耶穌以門徒的讚美是必然的,門徒不稱頌,路旁的石頭也要呼叫起來了。之後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,因為耶路撒冷將會遭到毀滅。耶穌潔淨聖殿,百姓喜歡聽耶穌的講論,祭司長、文士和尊長都想要殺耶穌。宗教帶來的大量商業利益隱藏在各樣合理的藉口之下,善於利用的人可以獲得暴利,這樣的模式古今皆然。耶穌把這樣的行為形容成「強盜」。我們的信仰活動,是不是也剝削了某些信徒,而為某些人帶來過分的商業利益?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:王上12-13  路 22:1-23

十錠銀子的比喻:1)比喻的背景:耶穌一行將近耶路撒冷,大家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。2)有一個貴族到遠方要去接收一個國家,臨走前召集僕人給予每人一錠銀子,要僕人做生意等他回來。 3)貴族的本國人恨這貴族,打發使者表達不接納這貴族的意思。 4)貴族回來之後,檢驗僕人的成果,大部份人都有賺進銀子,而有一個人完全沒有賺任何利益。5)僕人表明自己害怕主人,所以把銀子存起來沒有去做生意。 6)主人責備僕人沒有依照應該有的正常方式去處理主人所託付的銀子。7)主人把惡僕人的銀子交給良善的僕人,並說明天國的原則是「有的還要給他,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」至於仇敵就直接殺了他們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:王上10-11 路 21:20-38

主耶穌和撒該:1)地點:耶利哥城。  2)主要人物:撒該,他是稅吏長、財主,身材矮,以致人群中看不見主耶穌。3)撒該跑到桑樹上為了看主耶穌,主耶穌呼叫撒該,並答應住在撒該家中。4)撒該急忙下來接待主耶穌,然而眾人卻議論紛紛,質疑主耶穌怎麼會到罪人家中住宿。  5)撒該的改變:把一半財產分給窮人,並以四倍歸還被訛詐的人。  6)主耶穌的結論:「救恩到了這家」,人子來的目的,是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  在主耶穌眼中,撒該這樣的人是「迷失」的人,所以他樂意主動尋找、拯救。甚至不顧其他自以為義的猶太人的非議。我們是否也這樣看待一些沒有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人?還是當他們是仇敵?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: 王上8-9 路21:1-19

醫治瞎眼乞丐:地點是「將近耶利哥城」,主角是一個坐在路旁討飯的瞎子。瞎子問明主耶穌將經過,就大聲呼救,不畏懼他人的責備。  主耶穌醫治這人,瞎子就跟隨主耶穌。  瞎子是快快樂樂的跟隨了主耶穌,甚至主耶穌並沒有邀請他要來跟隨,但是 18:22-23 的財主卻是憂憂愁愁的無法跟隨主耶穌,這個對照顯示出 18:24-25 中主耶穌對世間財富的評論是正確的,財富反而阻擋人跟隨神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: 王上6-7 路20:27-47

有一個官員來問主耶穌:要做什麼事才能承受永生。  主耶穌問這官員「為何稱主耶穌是良善的」。  主耶穌提出十誡,而官員自稱自己從小都遵守了。  主耶穌要那官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,並要來跟從主耶穌。那官聽見就非常憂愁。  主耶穌說明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相當困難,但神還是可以解決這困難。主耶穌告訴十二門徒自己將到耶路撒冷去,要應驗先知所說的事。主耶穌預言自己將受苦、被殺,三日後復活。門徒無法瞭解主耶穌說這些話的意義。  主耶穌回答彼得的詢問,說明人為神撇下財物與人際關係,會在還活著的時候得到多倍的回報,更會得到永生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: 王上3-5 路20:1-26

1085/1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