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打算陷害耶穌,派人問耶穌是否可以納稅給羅馬皇帝。耶穌知道他們的惡意,就質問他們為何試探自己,並要他們拿出一個納稅用的錢,表明「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;神的物當歸給神」。要陷害耶穌的人聽見就覺得驚訝,離開耶穌走了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伯36-37   徒15:22-41

天國像王擺設娶親的筵席,派遣僕人去請客人赴宴,但客人不肯來。王又派遣其他僕人去請客人,說明自己已經預備妥當,請他們來赴宴。那些被請的人有些不理會,有些去做自己的事,有些凌辱或殺害王的僕人。王的反應是震怒,並且派兵毀滅兇手,且表明原先被請的人不配赴宴。王要僕人四處去找人來赴宴,直到宴席坐滿客人。國王發現賓客中有人沒有穿禮服,就將之趕出去。耶穌的結論:「被召的人多,選上的人少」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 伯34-35   徒15:1-21

耶穌用葡萄園的比喻來描述猶太人的悖逆與神的審判,背景:有人栽種一個葡萄園,建置好硬體設備,就租給佃農,自己往國外去了。起初園主派僕人們去收租金(果子),結果僕人們被佃農打、凌辱、甚至殺害。園主於是派自己的兒子去收租金,本以為園戶會尊敬他,結果反而被園戶所殺。結果園主來除滅園戶,將葡萄園轉租給別人。耶穌引聖經來說明宗教領袖所丟棄的石頭,將被神立為神國度的基礎。宗教領袖們瞭解比喻是指著他們,所以想抓耶穌,不過因為怕百姓,就暫時離開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 伯32-33   徒14

耶穌以「大兒子宣稱不聽命後來卻遵行命令,小兒子宣稱聽命卻不遵行命令」來指責祭司長與長老不遵行神的命令。對施洗約翰的反應正表達出祭司長與長老,不如聽從約翰的稅吏與娼妓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  伯30-31   徒13:26-52

祭司長和長老來問耶穌權柄的來源。耶穌反問他們約翰洗禮的權柄來源,問倒了這些宗教領袖。宗教領袖不敢面對約翰洗禮的來源問題,因此耶穌也就不回答自己權柄的來源。

寫下對您有感動的一節經文:
這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對自己有什麼提示?
以你所讀的經文,向神讚美、認罪及祈求?


放下一切讀聖經(一年讀經計劃) 伯28-29   徒13:1-25

40/1316